
一带一路
首页 > 社会责任 > 一带一路
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
——澜沧江公司海外项目抗疫纪实
时至8月,全球疫情态势仍不容乐观,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。澜沧江公司海外项目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,毫不松懈落实“网格化”管理,全体干部职工切实承担起网格员和“哨兵”职责,携手驻地国员工“疫”起行动,筑牢境外防疫保电“防护墙”,做到抗“疫”生产“双在线”。
奋楫笃行:筑牢防疫之“基”
自疫情发生以来,澜沧江公司海外项目均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作为防疫工作的“关键手”,制定应急防控方案,强化应急队伍建设,落实“网格化”管理,海外全体干部职工切实承担起网格员和“哨兵”职责,举全员之力做好防疫保电工作。
“电站工区相对复杂,外包单位及出入车辆是防疫难点。”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办公室陈志亭说,“电站营区和厂区的通勤公路是电站防疫的‘隐患点’。”电站统筹谋划,系统摸清“家底”,采取封闭式管理,做到“网格式排查,清单化梳理”。中柬职工实行“一人一档”管理,出入营地、厂区接受测温、消毒、登记防疫“三部曲”;加大防疫宣讲力度,调动中柬职工防疫主动性,让职工“懂防疫、会防疫、要防疫”,从源头筑牢境外防疫“安全壁垒”。
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成立了“统筹保障”“生产保电”“物资安全”三支抗击疫情突击队,织好防控疫情“网”,确保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有效落实。期间,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加强与中缅两国海关、口岸等沟通协调,确保电站防疫、生产生活物资顺利到达缅甸现场。重点做好防疫物资的统筹规划、使用管理,做到防疫物资有库存,应急无“压力”。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宣传小组还多次深入缅方职工、驻地村中,开展防疫知识宣传、捐赠抗疫物资,携手驻地村民一同抗击疫情。
同袍而战:抓好生产之“实”
安全和稳定是项目生产运行的“生命线”。澜沧江公司海外项目以“两稳”为目标,筑牢海外抗“疫”保电的坚强防线,让奋战在“疫”线的员工稳在当地,保持职工队伍和谐稳定;全力以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。
受疫情影响,桑河二级水电站部分员工不能按时返岗,检修队伍不能入厂,现场可上岗人员有限。电站坚持“人员减少、标准不降”的原则,在距离汛前2个月的时间里,完成5台机组C级检修和230千伏系统双回送出线路新间隔接入工作。为按时完成机组检修任务,现场员工不怕苦不怕累,主动担当,坚守岗位,有力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营。截至2020年7月31日,桑河二级水电站2020年度发电量达到3.9亿千瓦时,自投产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突破30.9亿千瓦时,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966天。
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,紧抓安全生产经营工作。2020年,电站优化两库联调成效明显,1月至5月瑞丽江一级电站实现6年来首次枯期“零弃水”目标,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。作为生产一线的“主力军”,瑞丽江一级水电站“生产保电”抗疫突击队攻坚克难,连续奋战数日,于2020年4月14日,顺利完成电站1号机组A级检修。由于电站地处缅甸北部山区,受疫情影响,技术监督人员无法抵达现场。电站不等不靠、主动作为,启动自主检修机制,通过网络、通讯远程协助开展机电设备检测、试验等技术监督工作,共计完成标准项目114项,消缺及重点督促项目24项,同步实施改造项目32项,提前3天完成机组机修。
截至2020年7月31日,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已连续安全生产4345天,累计完成发电量403亿千瓦时,年内累计向缅方电网供电约15.9亿千瓦时,年内向缅方纳税累计4783.1万元人民币,为缅方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同气连枝:解决员工之“忧”
面对抗“疫”保电这场持久战,澜沧江公司海外大家庭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战“疫”,对坚守一线职工及其家属的关心关爱犹如春风拂面般温暖人心。
疫情期间,柬埔寨本土蔬菜产量较低,部分口岸关闭,当地蔬菜供应紧张。为保障现场职工蔬菜供应,3月底开始,桑河二级水电站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开荒建设约30亩菜园,种植了黄瓜、香菜、空心菜等10余种蔬菜,让职工吃上了亲手种植的绿色蔬菜。目前,“桑河开心菜园”已初具规模,还建起了大棚和地灌系统,成为电站疫情防线上最亮的一抹“绿”。电站办公室员工陈秀丽说:“我们种的环保蔬菜上桌了,既卫生又放心,看着大家吃得开心,我们内心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!”
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成立了“传关爱、递温情、和谐企家”联络组,及时解决职工的后方家庭困难,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。电站工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,细致询问职工家属情况,送去防疫物资和慰问信,传递组织关怀与问候。在缅甸现场,电站强化工会对职工的心理疏导,及时了解职工诉求,促进职工队伍稳定。
此外,各电站还多次召开职工座谈会,组织健康竞步走、五四主题团日等活动,为职工送上“心灵处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