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·印记 首页

钢筋铁骨铸光明

字号:
发布时间:2025-04-11    信息来源:广发体育

钢筋铁骨铸光明

文|阳逻电厂      刘俊忠      高      原

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,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高耸烟囱直破云霄,前方厂房框架初显,一座大型现代化火电厂已现雏形。“大战一百天为一号汽机按期发电争做贡献!”的标语,醒目而耀眼,诉说着坚定的决心。这一切,都定格在这张泛黄的老照片中,它是阳逻电厂创业者们奋斗历程的见证,记录着开拓者们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,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力人接续奋斗。

20世纪80年代初期,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国民经济增长迅猛,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在湖北省,作为最大负荷中心的鄂东地区不仅电力短缺严重,而且地区电源匮乏,迫切需要在武汉市周边建设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。

20世纪80年代中期,阳逻电厂开始酝酿筹建,历经4年的立项及前期准备工作,在喜庆的鞭炮声和推土机的轰鸣声中,电厂于1990年12月18日正式破土动工,数千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汇聚长江之滨,曾经的荒芜小山丘迅速变成电力建设的热土。

基建工作千头万绪,各种挑战接踵而至。开工不久,便接连遭遇风暴极端天气和特大洪水灾害的侵袭,几十间工棚被掀翻、十几根电杆被折断,现场电源、通信中断,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。电厂基建人员发起“百日会战”,他们驻守工地,在大灯下绘图,一边建房,一边筑炉,奋力挽回风灾、水灾造成的损失。经过连续奋战,电厂一期1、2号两台机组分别于1993年6月29日、1994年1月25日如期投产,极大缓解了鄂东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。

阳电人乘势而上、再接再厉,1994年12月18日阳逻电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,至1997年5月11日、12月31日,二期3、4号机组顺利投产,取得了一年内双机双投的佳绩。

随着2006年三期5、6号机组的建成投产,电厂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大的火电厂,为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斗转星移,当年风华正茂的建设者们,如今或已退休,或已两鬓斑白。但他们栉风沐雨播下的种子,早已在一代又一代阳电人的传承中生根发芽。在“生命禁区”西藏阿里,阳电人以“缺氧不缺精神”的劲头,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西藏阿里狮泉河火电厂;在防疫保电第一线,阳电人用“81天”的封闭坚守,挺起了英雄城市的电能脊梁;在战新产业最前沿,阳电人建成湖北省首个超级电容与电化学储能调频示范工程,与火电厂深度耦合的植物工厂。

面向未来,年逾而立的阳逻电厂焕发生机,“风光火储”一体化发展蓝图徐徐展开,为荆楚大地续写“双碳”战略新篇章。